坪林,以包種茶聞名的百年茶鄉,同時也是翡翠水庫的集水區,在雪山隧道開通前,它是北宜公路的重要驛站,雪隧帶走了車潮,也帶走了坪林的熱鬧,三年前,台大城鄉所師生看見坪林的寂寥,他們走進坪林,一步步開拓坪林的里山之路…
穿上袖套,參加茶鄉小旅行的主婦聯盟成員,來到坪林,展開採茶初體驗。帶領活動的,是台灣大學城鄉所的學生,他們都不是在地人,卻深愛坪林,他們從茶農身上學到紮實的知識,在這一刻,認真傳授給學員們。
採來的茶葉,資深茶農傅連富用古法帶領學員手工炒茶。輕輕翻攪,大家的雙手沾滿清新茶香。和其他地區茶農不同,坪林茶農不但會種茶,每位茶農都有一手製茶的好技術,從小累積的記憶內化在身上,萎凋、炒茶、揉茶、烘烤,都是靠經驗判斷,不過現今大多用機器炒茶,這樣的古法已經很少見。
位在翡翠水庫集水區,因為限制開發,讓坪林依舊被綠意環繞,原有的茶產業,卻因為種茶成本提高、茶農賣出價格卻沒有增加,導致願意接手的人,越來越少,加上雪隧開通,帶走車潮與商機。人口老化,年輕人外流,茶技藝傳承出問題,台大城鄉所團隊因此走入坪林,帶來了追求和諧的里山倡議。
帶領團隊的台大城鄉所教授張聖琳說,翻譯自日文的里山,意思是家鄉旁邊的山,家鄉旁邊的山卻最容易受傷害,他們希望把年輕人帶回來,把關心帶回來,但污染跟開發不要回來。透過合理的收茶價錢,讓茶農的生計有起色,推廣環境友善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