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荒成為年年危機,在有限的水源下,爆發搶水大戰。然而蓄水不能只靠水庫,在台灣還沒有水庫前,已經存在數百年的埤塘,就是生活與農業的重要水源。如今天旱不雨,水庫淤積,人們開始省思,埤塘保命水的重要…
一群農民來到經濟部,抗議限水停灌政策,讓他們蒙受損失,要求政府正視休耕問題,不要搶水給工業使用。但是天旱不雨,水庫缺水已經成為各地危機。
來到南部的曾文水庫,八八風災受到重創,造成水庫大淤積,蓄水量大減,現在水位更是告急。而北部的明德水庫,水庫更是乾到見底,山壁上可見落差水痕,離滿水位有十多公尺的距離,居民表示,十多年沒見過如此大旱。
在台南市官田區,建於清代的葫蘆埤,展示了還沒有水庫之前,農民如何依賴埤塘,提供生活與生產用水。這口埤塘早期為私人修建,現在由水利會管理。現在如果遇到水荒,台南部分區域開始限水休耕,葫蘆埤周遭農地卻不怕沒水使用,因為水利會調度埤水提供灌溉。
葫蘆埤的水源來自雨水與圳水,具備區域多元蓄水功能,它不只彌補水庫之不足,甚至因為地勢較高,可以適時提供鹽水溪水源,有著豐水時蓄水,荒水時供水的調節功能。
在北部桃園地區,因為河流短促,先民因此挖出了一口口的埤塘,用來蓄水及供水。石門水庫興建後,更是透過複雜的圳道,連結水庫、河流、埤塘等水源,構成一個精密的水網,也讓桃園成為北台灣的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