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1年,新竹香山發生農地污染,雖然已經整治完畢,但農民對土地沒信心,因此土地荒蕪、雜草叢生,甚至藏匿蛇鼠,如何才能找回農民對土地的信心,找到香山農地的未來…
研究人員正在為這塊土地把脈,用鏟子採集土壤,化驗裡頭重金屬的含量。民國91年,新竹市香山的樹下里和浸水里,33公頃農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政府投入兩千多萬進行整治,民國92年9月起陸續解除管制,到93年底全部整治完畢,雖然已經可以回復農用,但荒蕪的土地,比比皆是。樹下里里長曾傳居表示,主要因為居民對於污染的疑慮未解,擔心種出的稻米不安全,因此長期休耕甚至廢耕。
民國101年,環保署與農委會委託農試所,在這裡進行,以氯化鐵去除鎘的實驗,希望了解這些過去受到污染的農地,是否還會種出鎘米?又該怎麼預防?全力協助試驗計畫的曾傳居里長,原本從事農機工作,爆發農地污染後只好轉行,後來選上里長,他一直期望,能為樹下里的農地找回希望,他說:「希望能復耕,以後樹下里種的東西可以賣出去。」
彭金山是這4公頃試驗農地的代耕農,金融海嘯後,原本在竹科園區工作的兒子,因為不喜歡園區的上班模式,決定返家繼承父業,但土地的前景隱晦不明。彭堉柏表示,當地的灌溉水源來自頭前溪,經過香山工業區後,廢水排進來,於是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高鐵橋墩下的隆恩堰,截取頭前溪奔流的水,這些水不只提供農業灌溉,更是新竹市民生與工業用水的命脈,這樣的水作為灌溉水源,理當沒問題,但水圳通過新竹市區,承受了家庭廢水,最嚴重的是香山工業區,工業區內的民生和工業廢水,也毫無節制的流進水圳。
汀甫圳的牛埔溪支線,灌溉這片試驗田,水圳旁邊就是香山工業區,曾傳居里長常常用環保局提供的攔油索,來吸附水圳裡的油漬。他表示,白色浮油應該來自家庭,黑色油漬就是工廠排的,看得到還不至於污染嚴重,看不到的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