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外食人口數量龐大,外食比例高達七成,但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讓人擔心,究竟到哪裡才能吃的安心?在高雄,地方政府建立綠色友善餐廳認證制度,鼓勵餐廳使用在地有機食材,重新建立農民、餐廳、消費者三者之間的友善循環…
張維真與妹妹都很愛吃,也很重視食物來源,過去都自己購買有機食材,自己烹調。有一天,姐妹倆突然有個想法,何不開一家餐廳,賣自己愛吃、敢吃的食物?於是走上了綠色餐廳的實踐之路。
要有安心的食物來源,必須先找到可以穩定供應食材的農民,張維真開始尋找高雄當地的有機農園。她親自到田間拜訪農友,了解農地的各種狀況。
高雄中崎有機專區的農民余威瑾,是維真固定採買的對象,農場不大,卻種了地瓜、青菜、番茄、玉米等十多種蔬菜水果。因為生態完善,吸引水鳥在這裡築巢覓食,但是余威瑾不以為意,他認為鳥類是最好的義工,可以減輕蟲害,維持農地生態的平衡。
有機農場裡,每個時節的菜色都不同,維真必須常常跟農友溝通,才能規劃餐廳菜色。對農民來說,和餐廳合作,有了固定的銷售管道,就可以先行規劃,做計畫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