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是每年電影界的盛事,今年將邁入第五十個年頭。從歷年最佳影片的得獎名單中,我們可以發現台灣早期電影的趨勢。例如1960年代獲得最佳影片的《養鴨人家》、《我女若蘭》、《路》、《小鎮春回》,可以推得1960年代流行健康寫實片。到了1970年代《秋決》、《吾土吾民》、《梅花》、《筧橋英烈傳》的獲獎,就可知當時整個國家的氛圍,在一種反共抗日的愛國情緒中,因此當時流行的電影,基本上都圍繞著對日抗戰題材。而1983年《小畢的故事》的得獎,亦預示了台灣新電影潮流的開啟。
此外,從最佳影片和導演的得獎名單中,亦可發現台灣電影和香港電影的起落。1990年前後,台灣電影開始走下坡,得獎的影片和導演幾乎來自香港。這段時間,李安和蔡明亮兩位風格迥異的導演,卻為台灣影壇守住一片江山。只是他們卻無法為台灣電影工業帶來風生水起的效果,影評人黃建業甚至認為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帶起了中國大陸的武俠風雲,卻把遺憾留在台灣,這是怎麼回事呢?2000年後,開放中國大陸的影片報名,兩岸三地電影勢力的消長又是如何?
常常擔任金馬獎評審的影評人黃建業和作家小野,在節目中說明了金馬獎評審團的組成,以及評審標準的改變與沿革。他們共同的感想是,金馬評審作業越來越嚴謹,也越來越公平,因此香港和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才會這麼重視金馬獎。他們也說起當年《賽德克巴萊》沒得最佳導演獎,卻得到最佳影片獎的經過,以及其他國家評審對台灣電影的欣賞與重視。
想知道更多五十年來台灣電影的趨勢,以及金馬評審團和得獎名單的幕後秘辛嗎?千萬別錯過這一集的《公視藝文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