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一般對於劇院黑盒子的印象,雲門座落在淡水的新劇場,以淡綠色的玻璃帷幕引進室外的陽光與綠林環繞,白天以大自然為佈景,晚上拉下幕後,便成為正式的表演場所。甫邁向全新一季的公視藝文大道,特地將攝影棚拉到雲門新家,帶觀眾走訪這座世界罕有的「夢的綠劇場」,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老師一起翻閱新篇章。
2008年一場祝融意外燒毀雲門在八里的排練場,也開啟雲門永續經營的契機。在新北市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協助下,雲門基金會以促參法取得原中央廣播電台淡水基地的使用權與四十年營運權,自籌經費興建雲門劇場及其它設施,成為華人第一座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文化園區。
藝文大道也驅車前往宜蘭,訪問負責設計雲門劇場的建築師黃聲遠老師,了解他與田中央建築團隊如何為雲門打造一座與周遭地景、歷史環境相融合的綠建築。原來這棟「看起來輕輕地」、「不太在意長什麼樣子」(黃聲遠語)的建築物,其實有很多學問、困難和挑戰在裡頭。尤其是不能動到央廣的舊建築,又想留住前方的大山坡做為綠地空間,因此新劇場只能蓋在央廣後面的山坳,所有的建築材料都得繞路或從高處吊入,倍增施工難度,從設計到完工歷經六年多。
如今四十二歲的雲門終於實現有家的夢想,舞者、行政、技術各部門的人終於有機會在同一個屋簷下工作。而這裏也不只是雲門的家,除了孕育雲門舞作外,還將成為年輕藝術家的伸展台,民眾們看樹、看海、看表演的好去處。望著這個美麗的地方,可以感受到一股蓄勢待發的能量,有很多夢想等著被實現呢!